美国草根政治日记精彩大结局,文学、社会文学全集TXT下载

时间:2017-12-07 02:41 /校园小说 / 编辑:顾景
主角叫克里,民主党,布什的小说叫《美国草根政治日记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老摇最新写的一本文学、社会文学类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从我个人的立场来看,如果克里当选,我也会反对他的那些经济政策。迈克尔·亭尔在民主

美国草根政治日记

推荐指数:10分

需要阅读:约3天零2小时读完

连载状态: 已全本

《美国草根政治日记》在线阅读

《美国草根政治日记》精彩预览

从我个人的立场来看,如果克里当选,我也会反对他的那些经济政策。迈克尔·尔在民主全国大会期间说:“如果克里当选,他的就职演说一结束,我的摄像机就对准他。”这个说法获我心。在美国,专门有一批人,并没有确定的政治立场,但总投票反对在职者连任,以防止一独大。对于我来说,政府是人民的“敌人”,谁上台就反对谁,也是再正常不过。

我本来想,如果克里当选,共和往右急转的头也许可以被抑制住,在2008年推出一个温和派来竞选总统,比如纽约市朱利安尼。那我甚至会去做共和的义工,因为共和温和派的立场是最接近自由人的。现在看来,共和从极端立场尝到甜头,更可能会在四年又推出一个右翼候选人。

至于民主,我希望他们能够找一个中间派来竞选总统。目希拉里·克林顿的呼声很高,可是她太左了,在正常情况下,恐怕连内初选都过不了。当然,有比尔·克林顿在,一切还很难说。

自由人的选举结果也出来了,班纳瑞克在全国范围内一共赢得0.3%的选票,略少于纳德尔的0.4%,但是比其他第三人候选人的得票加起来都多。班纳瑞克的得票率比我估计的要低,主要可能是因为今年的选举太烈了,很多本来会投给第三的人,比如我们公司的雷蒙,这次都觉得自己的选票奇货可居,最投给了两大

吉姆总共得到了11%的选票。他的选区横跨蒙马利和切斯特两个郡,吉姆的助选活都集中在蒙郡,因此在蒙郡的几个投票站,他的得票率有15%之多(如果他起得再早些,大概还会更多)。对于一个自由候选人来说,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。当然,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,民主在这个选区没有推出候选人。在共和候选人稳胜的情况下,有一部分人不喜欢共和的人会投票给自由候选人,共和内的温和派也可能投票给他。

恰克的运气没有那么好,两大都有候选人,他的生存空间就小多了,最只得到了1.3%的选票。

我比较遗憾的是,本来我计划花一半精帮助恰克或者吉姆来竞选,因为正如美国人所常说:“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治”,我觉得众议员选举其实比总统选举更有意义,也更能现民主政治的本质。但来克里阵营需要投入的时间太多,自由人也没有大规模竞选的计划,我因此失去了一次更近距离验草政治的机会。

11月13附记

选举已经结束,所谓愿赌输,下面我们必须面对现实。胜负乃兵家常事,大选四年一次,小选年年都有,我对政治得失本来就看得比较开,沮丧开始于投票晚上克里在俄亥俄州落之时,到第二天晚上也就基本结束了。

APAP的尼娜在3晚上给我打来了电话,聊了一下各自的经历和受,勉励我继续战斗,还说要办个派对,大家讨论一下以的计划。随我也给作过的人发Email,谢他们的帮助,不管怎么样,至少我们赢得了宾州,这使我们稍可自。我还给南费城高中的林老师打了电话,谢她的学生们,她们的帮忙是我这次助选活中非常愉的一部分。

Email信箱里也充了这种伤的告别和谢。克里发出一封正式的谢信,题目是“一份真诚的谢”。除了谢之外,他也把调子往上拔了拔:不要丧失信念,你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有回报,终有一天,我们将改世界。他随还将担任四年的参议员,在败选演讲中,他保证将继续为人民而战。

郊区总部的杰娜丽,来自马萨诸塞州,在启程回家,发信谢大家。MoveOn也发Email谢所有的义工,诺亚专门给为他户访过的人发了谢信,索尼亚则给我打来电话,我们互相谢了对方的辛勤劳。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人,在邮件组里发信,谢所有的参与者。

余波(2)

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失败的事实,不过几乎都没有忘记继续励,因为选举还会一年一年地办下去,我们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。我很喜欢美国人的一句话:所有的政治都是当地政治。我们虽然在总统选举中倾注了大量的精,但其实当地的小候选人,才是与我们的生活更息息相关的。

在宾州,民主看娱得还是很不错的,总统选举可以算胜,参议员选举输掉了,州的高级官员选举2胜1负,联邦众议员的选举5胜6负,但在州参议员选举中,则是11胜6负,州众议员79胜13负。当然,这里面可能有很多选区没有民主人参选,因此没被计入,但如此的胜利,足以让宾州民主人自豪了。

很多Email开始谈论将来的计划,比如明年的选举、年的联邦议员选举,号召大家继续团结在一起,四年重新翻。英文中“竞选活(campaign)”一词,本义就是“战役”,现在大家也正如输掉了战役的老兵,一面撤退休整,放假回家,一面互相励:我们曾英勇战斗,战争还没有结束,我们最终必将获胜。

平时我一天大概收到七、八封Email,选举结果出来,一下子增到一天20多封。除了面说的谢、励之外,还有一大部分是对选举结果的怀疑和对共和人的嘲笑。最近也确实流言天飞,诸如俄亥俄州某选区布什的得票数是该区注册选民总数的好几倍,佛罗里达州某郡的投票机往反方向计数,俄亥俄州的投票机制造者Diebold公司有可疑的共和背景,更成为流言风的中心。

有些人对克里的过早认输很不,他们成立了一个“我们不认输”组织,一方面继续关注这次选举的最计票工作,一方面也是维系住血脉,大家继续团结在一起为其他议员战斗的意思。

MoveOn也不甘心如此失败,他们起草了一份“调查投票”的请愿书,呼吁大家去签名。

还有很多Email是嘲笑布什支持者。最流行的话题就是智商了。有一个表格显示,平均智商较高的州,基本都支持克里,布什赢得的大多是平均智商较低的州。这个表格来被证明是伪造的。有人则不知从哪里收集来一份全美笨蛋笑话集,然在每位笨蛋面加上一句:“可是她会去投票。”还有人说:“克里支持者想选一个智商比他们高的总统,布什支持者也是。”

我是不大喜欢这种论调的。我们必须看到,布什支持者中除了所谓的价值观捍卫者外,还有大量的小政府主义信奉者。这些人基本住在郊区和农村,因为城市的政府太强大。他们相信勤劳致富,因此反对政府拿他们的钱去救济那些好逸恶劳者。他们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,是美国经济的构成基础。至少我是不敢说他们笨的。

虽然受过高等育的人基本上都倾向于支持克里,但我们必须承认,克里支持者中的一大部分,是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群,因此主张通过政府来重新分财富。我同情他们的遭遇,但他们中有很多人,并没有自食其的想法,这是我所不能认同的。

我们知,共和是小政府主义者和德主义者的大杂烩,民主则是大政府主义者、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异端的一锅炖。以民主中的一部分来代表整个民主,单独拿共和中的一部分出来击,这一招我认识,咱们老祖宗两千年就用过,田忌赛马。

有一个表格则列出了各州的富裕程度,显示较富的州倾向于投票给克里,较穷的州则被布什赢得。这份表格是真的,也颇有点令人大不解:那些州(支持布什的州),都主张小政府,其实却从联邦政府那里得到大量的经济援助;蓝州(支持克里的州)对联邦政府的贡献大于获利,却主张大政府。难民主人真的比共和人更大公无私?我想这大概再次说明,美国政治极为复杂,任何简单化都会导致谬误。

蓝州囊括了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几部分:新英格兰(即包括马萨诸塞州、纽约州等地的东北部)、西海岸、五大湖区,州在经济上远远无法相提并论。因此有人脆主张蓝州从美国独立出去,并入左倾的加拿大好了,让你们州自己实行小政府去吧,看看你们是会得更富还是更穷。

有人还专门制作了地图,把蓝州和加拿大并为“加拿大众国”,支持布什的中西部和南部,则“耶稣国”。

“耶稣国”这个名字,自然是由于不布什阵营对宗情绪的利用。有人甚至在邮件组上说,他有个重大发现:“在我看来,对很多人来说,投票比去堂或者遵循真正的基督徒生活方式容易。 有些人整天看庸俗电视节目,一年只在复活节和圣诞节去两次堂。这些人相信(谢主流媒!),投给乔治·W·布什的一票就是投给上帝的一票,上帝会喜悦他们的行为。他们投票给布什,积到了足够的神圣点数,再加上他们每年去两次堂,一个‘基督旨主义者(因为他们投票给布什)’的标签就是他们去天堂的通行证。投票很容易,思考却难得多。”

这是典型的自由派对宗虔诚人士的嘲笑。确实,在这次选举中,共和巧妙而且有效地利用各种非理情绪,比如恐惧心理、宗情结、反智主义等等。不过我对这种嘲笑是不以为然的。我觉得选民有权以任何标准来投票,我反对布什利用政府资源来推行他的原旨主张,但我们虽然不同意选民把信仰带入政治,却必须尊重他们这么做的权利。

余波(3)

类似这样的发泄情绪的信件还有不少。不过这类信在数量上虽然很多,发信人却只有那么几个,只是由于他们比较愤,所以声音显得很大,大多数人已经沉默地回到生活的正轨了。

大戏观朔羡(1)

大戏终于落幕。我虽然也在戏中跑过几回,不过都只是龙中的龙,没有太入戏,大概可以基本上以一个观众的份,来说说我的观朔羡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关于美国政治的好处,我想我没有必要在这里再多讲。有个冷战时期的笑话说: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在一起聊天,美国人说:“我敢冲蝴撼宫,拍着美国总统的桌子对他说,你是个大混蛋!”苏联人说:“那有什么了不起,我也敢冲克里姆林宫,拍着苏联总书记的桌子对他说,美国总统是个大混蛋!”以此看来,在下迁居美国有年,如果却不能对美国有所批评,未免对不起开国诸贤保护言论自由的苦心。

美国政治让我吃惊的第一个地方,是过度的国主义。我在观看民主全国大会时,演讲者们对国情的一再利用就着实让我惊讶不已,随的共和全国大会则有过之而无不及,他们毫不犹豫地使用“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”来称美国,别人批评美国经济就是“悲观”,反对越战就是美,甚至反对增加军费的提案就是不护子兵。

美国人确实有很多可以为自己国家骄傲的理由,但问题在于,很多美国人的国主义,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“祖国、同胞”而已,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个,是指引人类文明谦蝴的明灯,是拯救世界的警察,是审判世界的法官。很多人的心里,正如一部喜剧片里的总统候选人所说的:“愿上帝保佑美国,而非其他各国!”

在我看来,国主义如同天花,每个国家都应该出一次,不出的话则难以抵抗别国的传染,但出完之,也就应该对它有免疫了。国主义让欧洲的青年们兴高采烈地投入了世界大战,大战之他们才醒悟过来,开始抛下国家之间的成见,相互联起来共同发展。美国的发展历程实在太顺,他们现在如同1913年的德国那般自信,如同1839年的中国那般自大。由于没有经历过优文明的入侵,美国人缺乏作为一个民族所应当拥有的谦虚。比如流行的好莱坞影片里,凡是入侵地的外星人,一律都是军事原始社会的文明。他们不相信别人会有比自己更优越的地方,也不认为外面的世界还有任何值得关心之处。

这种“天朝心”的国主义,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自哎哎人、自尊尊人,而是傲慢自大了。它又让美国经受不住任何战的磁集,一个“9.11”,立即发出几乎歇斯底里的国情绪,任何逆耳之言都被方地划为非友即敌。更糟糕的是,政客们显然谙利用国主义这面大旗之,知识分子还可以对过头的国主义提出批评,政客却只会推波助澜,调子唱得比普通民众还要高,因为这是他们可以用来向选民兜售自己的最有效的工

我觉得这是民主制度的一个弊端,候选人为了能当选,专门捡选民喜欢听的说。其他各种言论都有可能引发不同利益集团的争议,国主义却可以让全选民都皆大欢喜。在人民普遍比较理智的国家里,这还不会导致严重果,但当大部分美国人都自豪于他们的天朝大国时,以国主义为诉,对外很容易成霸权主义,对内很容易搞出个《国者法案》来,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侵犯公民权利。

我对美国政治不敢恭维的第二点,是他们对候选人个人品格的包装,有时甚至超出了对政策的讨论。民主和共和的全国大会,都基本上开成了造神大会。两大在这次选举中的击,也有相当一部分火集中在对手的人品上。共和在这方面做得其成功。

我想这可能是由于各候选人的政纲都比较复杂,一般选民没空也没兴趣去仔了解,因此除了几条“减税”、“反战”式的号之外,很多兴趣就集中到候选人上来了。所以,在这次大选中,我很喜欢那些草政治活,但高层的人和事,我则觉得更像一场大戏。双方卯了演出,争取自己的“票”超过对手,全国大会开得像堂会,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辩论的娱乐效果也不在相声之下,电视里是正面赞扬和负面击的广告,我觉得这与其选举,不如选秀。

我并非反对政治的庸俗化、商业化,我认为这些其实有助于使政治更加世俗化。我反对的是政客们在做一件世俗的事时,却安上一个崇高正义的理由,而全社会都对此不以为怪。当政府这个世俗机构要选举管理人员时,人们却仿佛在选举堂的牧师。这是中世纪政不分的心理残余。我认为我们应当让属于耶稣的归耶稣,属于恺撒的归恺撒,政府绝不可限制人民的信仰自由,人民也绝不能把政府看作我们的牧羊人。

在我看来,理想的政府应当是完全世俗化的政府,理想的选民也应当是完全世俗化的选民,对候选人的考量基本上是出于利益计算,而不应当被各种假大空的言辞所迷

当然,选民手中的这一票属于她自己,她有权以任何标准来决定如何投票,包括候选人是否言辞中听、是否英俊、是否人品伟大。当选民认为人品是倒一切的价值时,她用投票给看上去最诚实的候选人的方式,来捍卫这一价值观;或者如果她宁愿用选票来做戏票,看电视上斗猴,我也只能尊重她所作出的任何选择。

同时,我必须承认,我在参加草政治活,也曾多次陷于这种非理情绪而不自知。假如我手头有这个选票,恐怕也会经常把理扔到一边,凭觉来投票,先过把瘾再说。这大概是人使然吧,不能过于苛责,我想美国人民的政治智慧也绝对远在我之上。

大戏观朔羡(2)

我对美国政治最不的一点,还是民主制度对个迫。这种现在两方面。对于政治参与者来说,为了赢得选举,他们不可能单打独斗,必须组成联盟,而派一旦形成,人就必须放弃部分自我。比如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麦克恩,必须在共和全国大会上发言,违心地吹捧他曾经公开面斥为“无耻”的布什。民主的总统候选人克里,为了赢得支持而说违心话,结果巧成拙,选票没有拉到,反倒落了个墙头草的名声。

我们这些草层次的义工也会遇到这种冲突。比如我在为克里助选时,散发的传单上几乎毫无例外都有“反对工作外包”这一条,这违背我的自由市场信条,我只能跳过去不和选民说。就算是在我们自由内,我仍然不同意很多观点,比如完全不涉的外政策。还好我这次基本没有为自由助选,不然伊拉克问题肯定会被经常问起,我肯定也无法面不改地说:“美国没有必要承担任何国际义务,面地撤军就行了。”

人和人的观点总是不一样的,人们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组成政,这本来无可厚非,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博弈手段。但任何组织,一旦形成,就会迫成员的个。组织的严密程度和个人的参与程度不同,其迫程度也不同。西方政是相对松散的组织,对一般的员几乎没有任何约束,但积极参与的义工或者高层作的领袖,就必须放弃个人的部分主张甚至利益。

我比较喜欢佛门的一句话:“佛由自做,由魔主”。《浒传》里个鲜明的英雄,上了梁山就成了冲锋陷阵的符号;灵隐寺里貌岸然的老僧,佛又何尝能及游酒肆的济公之万一?诚然,集是我们在社会上所必须采取的策略,但在我看来,“恶”已经潜伏其中。

从另一方面说,无论你是否积极参与政治,一旦你在选举中处于少数,就必须从多数的意见。民主的本质就是多数将自己的意见加诸全,包括持反对意见的少数。它毫无疑问是我们目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制度,在法律保护了少数派的基本权利不容侵犯,已经比我们所试验过其他各种制度都要公平理。然而,政府应当是属于所有成员的公器,在一场选举,49%的人的意见得不到声张,要听从另外51%的人对100%的政府资源的安排,这显然是对少数的一种迫。

(38 / 39)
美国草根政治日记

美国草根政治日记

作者:老摇 类型:校园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